按照战斗序列,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驻华日军更高指挥官为“支那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总司令部设南京。以上驻华和驻台、越的日军总兵力约计119万人
1、之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蒋介石亲自兼任司令长官。之一战区下辖之一、二、十四军。
2、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山西王阎锡山担任司令长官。第二战区下辖第六、七、十八军。十八军就是著名的八路军。
3、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冯玉祥担任司令长官。第三战区下辖第八、九、十、十五、十九军。
4、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何应钦担任司令长官。第四战区下辖第四、十二军。
5、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李宗仁担任司令长官。第五战区下辖第三、五军。
日军将领:之一战区:松井石根 第二战区:板垣征四郎?
第三战区:梅津美治郎? 第三战区:武藤章
第五战区:土肥原贤二
扩展资料:
战争总体评价
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的国家 *** 和领土完整。它洗雪了战争以来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革命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 *** 、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第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更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国民革命军方面: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阎锡山、白崇禧、陈诚
抗日主要将领: 傅作义、何应钦、蒋光鼐、蔡廷锴、宋哲元、孙连仲、卫立煌、张治中、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郝梦龄、王铭章、谢晋元、薛岳、杜聿明、郑洞国、马占山、高志航、范筑先、张发奎
日本将领二战甲级战犯 : 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武藤章、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冈村宁次、阿南惟几、杉山元、山下奉文、南云忠一、石原莞尔、阿部规秀、寺内寿一等。
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长沙会战的更高指挥官是谁
1914年,一 战 爆 发后,俄 国由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 大 公担任最 高 统 帅。尼古拉 大 公是当时沙 皇的叔叔。
——尼 古 拉 大 公
1915年俄 军在东 普 鲁士惨 败,大 公被解职,沙 皇 尼 古 拉 二 世自任为最 高 统 帅。
?
——沙皇尼古拉二世
?
1917年,二 月 革 命 爆 发,沙 皇 退 位,5月临 时 政 府 任 命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勃鲁西洛夫将 军担任最 高 统 帅,但在“克伦斯基攻 势”中惨 败,他被解 职。
?
——勃鲁西洛夫
8月1日临 时 政 府 决定由科尔尼洛夫上 将 接 替 该 职。
——科尔尼洛夫
10 月 革 命后,俄 国退 出一 战。
更高指挥官的剧情
薛岳。
在长沙会战中薛岳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虽然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6.8万人的代价。
天炉是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薛岳保长沙,败日军而成名。战史出版局还曾专门出版了薛岳撰写的《天炉战》一书。
扩展资料:
长沙会战的意义
1、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华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军队主力、“以战迫降”的战略目标,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
2、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 。有力地保卫了湖南广大地区和我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稳定了湖南局势,并使之成为支持全国长期抗战的重要基地。
3、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美国即宣布将向贷款5亿美元,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百度百科-长沙会战
◆《更高指挥官》世界史大事年表 公元2009年 美国雄心勃勃地开始了派宇航员登陆火星的计划。
公元2014年 依靠便利的火箭技术,宇航员成功登陆火星。飞行持续了七个月。
公元2016年 地球七大国的 *** 为了探索和殖民太阳系,开始建造星际飞船。接下来的40年间,进行了小规模的殖民活动。 公元2018年 量子物理学获得突破;人类热衷于将量子技术应用于空间旅行。
公元2025年 在实验中,一个铯原子通过量子通道,被成功传送到10英尺外。这个实验完全不同于本世纪开始时进行的、仅仅是复制物质的实验。使用量子通道,科学家们确实把同一个物质传送到了不同的地方。
公元2032年 在动用了25个核裂变反应堆的能量后,一毫克的铁被成功传送到月球表面。
公元2050年 首次成功进行了活体生物传送实验。更先成功的是昆虫,紧接着是老鼠。最后,是更大的动物。
公元2055年 猴子被成功传送到火星上的指定基地。
公元2061年 一组人类被成功传送到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传送过程只花了0.26秒。
公元2062年 在海卫一上建立研究基地,用于研究星际旅行。
公元2108年 之一个太阳系外殖民地在半人马座α星附近的一颗行星上建立。巨大的能量消耗使以前的努力几乎付诸东流,迫使科学家们研究廉价的替代 *** 。远距离传送大队人马和设备的方案被证明行不通。 公元2110年 地球统一为单一 *** 。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进步催生了新的大规模殖民计划。为了减少传送时的能量消耗,一组人类带着1000个作为“种子人口”的、经转基因处理的人类DNA序列,去建立最初的殖民地。他们携带的纳米制造机可以在目的地收集MASS矿和能量,以建立一个自动化的托管所,供给种子人口的生长。被AI和基因中嵌入的生存技能抚养大的殖民者们开始了快速的技术发展和人口增长计划,目的是在最初的三个α殖民地间建立一个量子门 *** 。
公元2284年 最初的16个殖民地(后来被称为“全盛世界”)成功建立。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地球 *** 进行了改革,以统治用量子门 *** 连接的庞大殖民帝国。在这个时期,他们证明他们有能力在星球间的遥远距离上建立并维持快速、可靠的通信和经济联系,以及高效的政治统治。他们还用军事手段强行实施他们的法律、贸易、人口和社会工程。地球指挥部作为地球帝国的军事领导机构,完全肆意妄为。
公元2316年 之一次大开拓开始。“全盛世界”的所有殖民地都开始了殖民化。地球 *** 更加改进了他们的社会、经济、基因和政治工作,以维持秩序和管制。为了跟上帝国快速拓展的步伐,以殖民活动中使用的自动化设备为蓝本,地球创造了一种新的、但性能有限的军工套件。不同于纳米制造机,这些套件可以制造出由人类指挥官控制的半自动军事装备。这样,比起以前臃肿的人事机构,地球指挥部需要的人员大幅减少。在整个殖民时代,地球指挥部用最小的代价,到处镇压从殖民地纠纷到叛乱的所有骚乱现象。
公元2525年 第二次大开拓开始。超过110个殖民地都开始了殖民化。截至此时,没有发现任何有智慧的外星生命。很多人认为银河系中没有其他的智慧生命。
公元2557年 一支前往遥远的瑟拉芬二号星(一颗相当于地球5倍大的行星)的探险队与地球失去联系。计划进行一次例行的后续探险。
公元2590年 第二支前往瑟拉芬二号星的探险队被传送过去,也与地球失去联系。瑟拉芬二号星被列入了危险地区黑名单。由于前线存在广泛的不安情绪,地球指挥部连续五年未向危险地区派遣探险队。 公元2592年 古斯塔夫·布雷克曼博士将AI成功植入人脑。这种半人半机器的结合体被称为“共生体”。
公元2612年 共生体计划成功完成。
公元2663年 第三次大开拓开始。地球帝国在统治殖民地的过程中开始遇到困难。
公元2666年 一个共生体殖民地“普罗西恩”申请独立。地球帝国派兵前往,以维持秩序。
公元2669年 普罗西恩的激进分子们袭击了帝国军。地球启动了秘密安装在所有共生体身上的“忠诚程序”。
公元2678年 布雷克曼博士悄悄关闭了一批共生体身上的忠诚程序,带领他们逃离地球统治,组建了塞布兰国。 公元2679年 一些声称是被外星人改造过的、当年失踪探险者后代的人与地球接触,告诫地球帝国只有遵循“和平和博爱”的哲学,才能避免星际灾难。地球帝国恼羞成怒,隔离了瑟拉芬星系,并派遣了大批指挥官镇压这些特殊的人类。在镇压过程中,地球帝国发现了外星科技和文明。
公元2679年3月 驻守在隔离区附近的Archon 8号地区的帝国军报告,殖民地平民发动了暴动。不久,隔离区周围的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生叛乱,地球与瑟拉芬二号星附近的所有星球失去联系。
公元2679年8月 地球与距瑟拉芬隔离区10光年以内的所有帝国军失去联系。为了防止暴动进一步蔓延,地球帝国毁坏了隔离区通向其他殖民地的量子门。
公元2812年 在新一轮开拓之后,地球帝国的疆域扩大了两倍以上。但是,塞布兰的叛乱牵制了地球帝国对付万古的精力,使他们不得不从隔离区周边撤调部队去镇压古斯塔夫博士领导的共生体们。趁这个机会,万古突破了地球帝国对隔离区的围堵,进入了更深的宇宙。地球帝国开始失控。在与塞布兰人和来自瑟拉芬二号星的万古作战的同时,帝国军还要应付愈演愈烈的内讧。
公元2817年 直处于被动局面的万古终于发动了进攻。在统一领导下,万古同时攻击了地球帝国的九个殖民地。虽然地球帝国最终遏制了万古的进一步进攻,但他们也失去了隔离区附近更多的领土,丧失了组织反击的实力。自此,所有接近前线的帝国殖民地,都陷入了与万古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 公元2819年 “无尽战争”开始。
公元2924年 地球帝国失去了大部分领土。混乱蔓延到全银河系。
公元3256年 地球帝国正式解体。在它的废墟上,成立了联合地球联邦(UEF)。
公元3764年 UEF、万古、塞布兰人为了争夺地球帝国的遗产继续混战。
现在,公元3844年,“无尽战争”开始一千年后,将由你来终结。
◆ 地球帝国解体后,军方决定打出帝国的旗号而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作为地球帝国的后继者,地球联邦继承了帝国的荣耀,并且将手足之情、荣誉和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理想。为了获得足够的支持,地球联邦宣布通过构建全新的、共同的理想来从根本上消除由于个人野心而造成的贪婪和腐败——导致地球帝国覆灭的最终原因。
地球联邦的普通市民与生活在21世纪的美国人没有太大差异。新国家的社会同样由战士、艺术家、运动员、工匠和哲学家组成。虽然他们渴望稳定和秩序,但其思想则关注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理想。对于 *** 如何实现创建之初的承诺以及是否具备实力重塑阔别已久的帝国辉煌,每一个地球联邦市民都抱有自己的看法。和帝国倾颓前一样,许多古老的宗教仍旧是地球联邦成员的精神支柱,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即便是个人利益与社会的政治和价值观存在矛盾,基于 *** 所倡导的社会以及手足之情的理念,每个地球联邦市民还是在刻意维护着统一的社会标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地球联邦殖民地之间形成了稳定的纽带关系。每个市民也将个人发展和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布雷克曼博士于公元2592年发明了人机融合技术。这一科技突破催生了在思维和行动能力上远超人类的共生体。在此后广泛使用中,共生体凭借其过人的思考能力,逐步担任了帝国社会和军队很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幸的是,短视的帝国 *** 觊觎霸占这种人机融合技术。布雷克曼博士被迫秘密地为当时每一台共生体中安装了“忠诚程序”。这样,帝国 *** 就可以通过该程序控制每一个共生体。布雷克曼博士也因此获得了一份相当丰厚的报酬,并获得到一个遥远星球创建一个效忠帝国的共生体殖民地的任务。这些依靠通过技术输出的拓荒者在星球上站稳脚跟之后,决定脱离帝国实行自治。由于地球帝国不愿意交出对人机融合技术的控制权,因此帝国拒绝了这个请求。更糟的是,帝国还派出了军队来镇压这一举动。
在即将遭受入侵的时候,布雷克曼博士宣布殖民地脱离地球帝国独立,并且把自己和所有共生体命名为塞布兰族。在抵抗镇压的过程中,塞布兰以其非凡的能力大规模歼灭了入侵的帝国军。而且,塞布兰的反抗最终导致了银河系所有共生体的“觉醒”。内外交困中的地球帝国 ***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了此前植入共生体体内的“忠诚”程序。
“忠诚程序”起到了作用,塞布兰的反叛也因此被终结。曾被唤醒的共生体,再度回到了帝国的各个角落。但是,自由的火种并未因此熄灭。布雷克曼博士与一些未被植入“忠诚程序”的人机共生体,成功逃离了了帝国的镇压,并开始秘密组建一个全新的殖民地以延续塞布兰族。他在一些未来科技的帮助下,在此后的1300多年里始终担任塞布兰的领袖。但这并不是说,地球帝国以及后来的UEF不想除掉他。只不过,所有的暗杀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这种暗杀非但没有削弱他的威信,相反进一步使其成为了地球联邦坚定的对手。在布雷克曼博士的领导下,塞布兰种族慢慢繁衍兴盛起来。 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星技术和思想的影响,但万古与塞布兰和地球联邦一样,都是人类的旁系。万古起源于地球帝国第二次大开拓时期。那时,很多新殖民地在帝国军的星际拓殖中被发现;而且,人类还在瑟拉芬二号星上首次发现了智慧生命。但发现智慧生物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可怕的悲剧就接踵而来。
虽然瑟拉芬二号星上的外星人将“和平与博爱”作为处事哲学(也就是“道”),但帝国军指挥官特伦特·史密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下令对这一种族进行残忍屠杀。此后,人们广泛认为是特伦特·史密斯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球殖民者都听命于特伦特·史密斯。帝国军内部出现的一披爱好和平的人们,私底下与外星人成为了好朋友,并虚心向他们学习有关科技和哲学方面的知识。面对这些善意的地球人,外星生物毫不吝啬地共享了自己掌握的高端量子学和时间力学。与此同时,这群和善的地球人,也为外星人所推崇的“和平与博爱”哲学所影响,并渐渐成为这一思想的忠实信徒。
由于担心外星生命会对人类进行“洗脑”进而威胁到自身统治,地球帝国打算彻底清除这一智慧生命体。当地球帝国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时,被逼无奈的外星人最终拿起了高科技武器进行殊死反抗。但是这个僵局并未持续太久。帝国开发了一种病毒,并将其制成武器,最终达到了自己的邪恶目的。
在生物武器面前,外星人的抵抗被彻底瓦解。行将灭亡之际,外星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科技传授给了那些地球人朋友。这些科技中包括一种对未来的预见能力。凭借这种能力,外星人在很早之前其实已经预见到,银河系将因战争而四分五裂、生灵涂炭!经历战火的洗礼之后,这一小群受益于外星文明的地球人开始相信,只有继承并发扬外星生命“和平和博爱”的哲学,才能避免未来的战争。
自此,万古正式创建。这一种族不但以实现持久和平作为自己奋斗的“终极目标”,还相信有必要广泛传播这一和平理念。虽然这一想法听起来不切实际,但万古坚信如果他们失败,人类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并且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彻底消灭其他信仰,才能最终实现广泛的和平。
虽然在《更高指挥官》的设定中,量子闸道存在於太空中,但是让船舰穿越它们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三个阵营才会使用建於地面的量子闸道。 马维(Mavor)是以首席程式设计师Jon Mavor为名。 瓦格纳(Wagner)是以 *** 人Gary Wagner为名。 在录制《更高指挥官》的语音之前,所有的对话都经过编辑经理William Harms所谓的「百老汇《更高指挥官》」的淬炼。来自GPG的志愿者演出所有的台词,Harms和设计小组的成员根据台词听起来的感觉做记录及修改。其中有一次表演过程被录制下来,但是为保护这位演技平凡的人,这段录影绝对不会发表。 「伤害者」(Scathis)是首席内容工程师John Comes使用的线上把手。 「伊昂路口」地图是由地形设计师Ian Walker命名的。 「芬恩的复仇」地图是以创意总监Chris Taylor的小儿子为名。 GPGNet原本只是工作的暂定名称,我们确信会在某个时候将它替换掉。我们提出过数十个关於新名字的建议,但是原本的「暂定」名称始终没改变。 「宋之岛」(Sung island)地图是以部队模型师Sung Campbell为名。 有几个小人物的名字是以设计小组的朋友为名(例如史维尼,艾略特,史坦森等等)。 莱理总统这个人物是以创意总监Chris Taylor的儿子为名。 马克(Mach)这个人物原本名叫Janus,後来改成Mercury,最後变成Mach。 托斯(Toth)这个人物原本名叫Ochiba,後来改成Camille,最後改成Toth。(Toth这个名字是向2006年去世的漫画家Alex Toth表达敬意。) 马克松是姓,他的名字是贾兰。 塞布兰人原本叫做回收者(Recycler)。